喜欢看国产战争剧的朋友一定对一种轻机枪很熟悉,它造型硬朗,使用便捷,防守时是火力点,进攻时是冲锋枪,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捷克造轻机枪,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捷克造轻机枪在中国兜兜转转的历史。
早在“九一八”之前,国民政府已经感受到日本的威胁,但是国军装备和兵员素质远逊于日军,鉴于这一情况,蒋介石接受了德国顾问团的建议,开始着手国军的现代化建设。其中一项就是进口大量的德式武器装备国军,以期在短时间内缩短中日军队之间的差距。而在这批进口的武器中,有一款捷克造的ZB-26轻机枪吸引了中国各方面的视线年量产,生产厂商就是斯柯达(没错,就是马路上那辆看着中规中矩的小车),整个30年代,捷克一共出口ZB-26轻机枪12万挺以换取外汇收入,其中出口到中国的就3万有余。
不妨让我们先看看ZB-26轻机枪的一些主要参数,答案就不言自明了:口径7.92毫米,重9.60公斤,有效射程1000米,射速550发/分钟,装弹量20发。
1935年量产的中正式步枪是国军的主要装备,其口径一样是7.92毫米,而且也是毛瑟系,所以ZB-26轻机枪是可以通用中正式步枪的子弹的,这自然解决了弹药补给的问题。中国部队当时自动火器很少,主要就是马克沁重机枪,但是马克沁移动不便,容易被日军的迫击炮攻击。ZB-26轻机枪十分轻便,一个人拿着就能走,虽然火力压制不如马克沁,但是如果数量足够,还是有效果的。ZB-26轻机枪射速不高,可以点射,可以连射,20发的弹匣量,这些都符合当时中国部队的弹药供给情况。
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,20发子弹的弹匣太小了,根本不够打,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。
玩过实弹射击或者经常玩射击游戏的朋友都知道,打枪时的第一枪叫冷枪,实际上的意思就是用来校对目标的,实战中,ZB-26轻机枪这种可以点射又可以连射的性能其实提高了机枪手的准确性;另外ZB-26轻机枪最大优势就是两三发连射,据说ZB-26轻机枪的三发连射的发散性(连发武器即使完全固定,射出的子弹也呈散弹状分布,俗称发散性)非常低,可以媲美当时主流的任何自动武器。
抗战期间,国军绝对没空中保护,弹药补给是不能随心所欲的,谁都想拿着一把MG42横扫世界,但是子弹要够才行啊!我们不妨回头看看日军,其实日军很早就研发了连发的冲锋枪,其火力远胜三八大盖,可是因为补给问题,陆军部始终没推进这一武器。因为参谋总部曾经做过一个调查,以一名日军携带一个基数的子弹(当时为200发子弹)为例,战斗一天,使用三八大盖的基本用完,而使用冲锋枪的,上来不到两个小时子弹就耗尽了。
除了这些技术和战场上体现出的优势,ZB-26轻机枪吸引中国注意的最重要一点,那就是:这是一款可以在中国自行制造的自动化武器。
以当时的枪械水平来说,ZB-26轻机枪构造原理简单,全部零件约45个,而且零件制造所需要的车床水平很低,一般的技工就可以加工制造零件,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它的枪管。熟知枪械的朋友都知道,枪管制造是枪械的命门,无缝钢管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枪的寿命、精准和安全。ZB-26轻机枪因为考虑枪管过热的问题,使用的是可替换的枪管,这无意间解决了当时中国军工企业无缝钢管质量不佳的问题——我们大家可以通过缩短单根枪管的使用时间,来保证该枪的使用性能。
中国一直不能生产马克沁的一大缘由是枪管问题,但是同为自动武器,ZB-26轻机枪如果在数量上足够,也一样会起到马克沁的效果,于是,一场全国仿制ZB-26轻机枪的运动开始了。
1927年第一批德国军械送达中国,仅仅几个月时间,大沽兵工厂就仿造ZB-26轻机枪成功,据不完全统计,当时各个兵工厂累计仿造了约9万挺ZB-26轻机枪,不过因为很多零件是手工加工,各家兵工厂之间的零件不能互换,所以损耗率极高。期间国民政府一直想得到原厂图纸,但是多年未果,仿制枪最终成为主流。
在整个抗战期间,单兵火力方面国军并不处于劣势,单以轻机枪而言,ZB-26轻机枪性能强于日军同期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(俗称歪把子)。但是,决定战场形势的往往并不是类似轻机枪这样的轻武器,而是各种武器的联合运用,还有战略战术的制定。日军的火炮、坦克、步兵的协同性远超国军,战术也非常大胆创新,这都是国军很难匹敌的。
国军单兵火力主要是依靠仿制的捷克造轻机枪的背后,不仅是当时中国重工业的疲弱,更是民族科技落后的一声叹息。强大的工业和尖端的科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,希望我能看到这一天尽快地到来吧!